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部门工作 - 正文
多维联结,赋能成长--黄浦区教育系统第三期数学(三组)名师工作室活动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3日      来源: 教师发展

328日上午,黄浦区教育系统第三期数学(三组)名师工作室导师虞怡玲带领全体小学学段学员赴上海市黄浦区复兴路第三小学召开交流研讨活动。活动主要围绕“结构化课堂教学”和“基于‘PISA2022数学样题’的教学思考”两个项目展开。

学员蔡丽菁老师以一年级第一学期《度量2》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厘米,感知并建立,能借助1厘米的表象对较小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对的长度,感悟度量的本质,促进量感的发展。工作室导师和学员们基于课堂的实效及学生表现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并达成了共识:1.内容结构化领域的思考促使教师主动从大单元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思考与实践,对于学生素养的培育有促进作用,但过程中对于核心数学内容的学习与体悟是不可忽略的;2.基于内容结构化的思考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重组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但需要遵循知识呈现的序列及学生认知的序列。

活动的第二部分,工作室成员应杨姣、黄晓云两位老师从“PISA2022数学样题2--乘方之美”出发围绕“教学内容分析”“核心素养梳理”“教学变革思考”三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分享。在交流中两位老师提出“问题解决强调推理,建模过程显化思维”是“乘方之美”的内涵。教师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不断经历推理过程”“通过建模过程助推知识理解”“注重与真实世界情境融合”“利用信息化技术赋能课堂的融合”四条路径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推理意识、抽象能力和应用能力。

导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的发言,倡导学员们从PISA2022数学评价框架的深度解读中,以评价为指引,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研读,深度思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的变革,并勇于在实践中探索。

基于课堂实践的研讨、基于数学评价变革的探讨,工作室学员们在相互交流、展示和分享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

撰稿:蔡丽菁

拍摄:黄晓云

审核:虞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