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黄浦区召开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研讨会。会议由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奚晓晶主持,黄浦区教育局局长姚晓红、副局长余维永、黄浦区教育学院书记副院长应华、副院长邢至晖、李峻及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的还有黄浦区全体高中教研员。
首先,奚晓晶整体介绍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黄浦区工作方案》。接着,由德研、科研、教研、课程、师训、干训及信息和监测各部门汇报了具体的推进方案和实施举措,学院各分管领导作了补充说明和进一步的思考。高中思想政治、语文、英语学科教研员分别就学科推进的具体计划和做法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余维永围绕关键问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各部门要通力合作推进课改;二是要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的作用,要层层推进,做到“一科一策”;三是要有保障的机制,形成黄浦的经验。
姚晓红指出,黄浦区历来有改革的基因和成果,在全力推进“双新”工作的过程中,教育学院是重要的环节,要发挥在全市的引领作用,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做好三个层面的构建,即教育局的顶层设计,教育学院的主体责任,学校的专题推进。姚晓红还围绕“双新”工作提出了四个字的要求:
一是“全”,即全员参与、全力投入、全面推进。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要转变观念,提高站位,打破固有思维,建构新思考与新定位。要加强学习,共享资源,做好新旧的转型和过渡,教材和制度的衔接,稳中求进。要分类、分层推进,助力区域学校整体提升,在未来3至5年中,把“双新”实施作为一项主要工作。
二是“新”,即承接新的任务,探索新的路径,提炼新的经验与成果。从内容、方法、路径等方面思考探索黄浦新在何处。其中教研转型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教研“推进、指导、促进、服务”的职能,进一步突出加强“全面育人的研究”、加强关键环节的研究、创新教研方式,探索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新评价的“四新评价”。还要有创新的举措,如“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师”“跨学科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等,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重点。
三是“实”,即扎实推进、全面落实,努力实践。要在实践层面做到落实、落地,逐步丰富、扎实推进到各个环节。
四是“优”,即优先、优化、优质。要高位优质的发展,走在前面,彰显领先优势。要关注资优学生,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高质量推进新课程和新教材,与质量提升融合,优化办学水平,稳中求进,促进高位发展。
总之,黄浦区要高质量地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达到“高、先、精”的黄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