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小学学段心理教师主题教研活动
2023年11月22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童乐楼四楼剧场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校本化实施”黄浦区小学学段心理教师主题教研活动。黄浦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张依娜老师主持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微报告、互动研讨及参观心理中心三个部分。
微报告
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的专职心理教师陈嫣老师为老师们作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实施的微报告。报告内容从现有基础、常规工作、特色品牌、课程资源四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化实施过程。
陈嫣老师表示,学校提出“童心飞扬”为核心概念的心理特色教育,建立健全危机干预制度,保障心理健康工作畅通运行。此外,学校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各类少先队活动平台、学生心理社团三方面着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除了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还融入了区本课程《积极成长幸福课程》的内容。在校本课程中,陈嫣老师制作了极具特色的《幸福成长自助手册》(2.0版本)。将手册分为“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成长”四大版块,包含了“成长锻炼资源”、“心灵语丝”、“我的幸福成长绩效”、“我的成长锻炼收获”四个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参与心理课堂的各项活动中,留下成长的足迹。
互动研讨
老师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各校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本化实施经验。有老师提出,自己学校以绘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每周开展绘本阅读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阅读相融合,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自报童小学的心理教师介绍了学校使用的“深瞳优评”平台,包含了许多生动丰富的课程资源,优化了校本化课程的评价方式;还有老师从陈嫣老师的《幸福成长自助手册》中获得灵感,表示在自己学校也要设计一本能够体现学生心理成长轨迹的校本手册,并且专设一个区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心理中心参观与学习
老师们参观了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心理中心。陈嫣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活动室、放松室、宣泄室、沙盘室和咨询室的各种设备和活动工具,以及日常心理辅导活动、心理个案咨询的开展方式。此次参观活动给各位老师带来了新的启发。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是丰富多样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各个心理功能室的使用方式,为日后补充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配置提供参考和思路,从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
最后,区心理教研员张依娜老师表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特色化工作,需要基于校情与学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辅导活动课等过程中进行校本化实施。通过此次主题教研活动,老师们互相收获了宝贵经验,今后将这些经验在工作中运用并转化,不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