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学前教研 - 部门工作 - 正文
聚焦现场,感受别样“游戏”——记区游戏课程研究核心组观摩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7日      来源: 教学研究

聚焦现场,感受别样“游戏”

——记区游戏课程研究核心组观摩研讨活动

4月23日上午区游戏课程核心组的成员们走进西凌第一幼儿园进行自主游戏观摩。小组成员在教育学院张红老师的引领下,就如何根据年龄特点投放游戏材料以及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分析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过程中,扑面而来的是西凌一幼老师们关于游戏材料的巧思妙想——成品材料区、半成品材料区、低结构材料区,一目了然。组员们明显感受到了小、中、大班游戏材料的不同,充分体现了根据年龄特点投放。同时,低结构材料在不同年龄段的共享使用,充分整合了资源,也为孩子们的交往创设了空间和机会。在现场,结合看到的案例,张老师还进行了适时“点拨”——关注不同年龄段材料区的配置 、数量和适宜度之间的联系,值得每一位组员深思。

接着,组员们在大班感受了三种不同的游戏开始环节,并观察“关于游戏内容安排和环境创设老师一句都不说的,说一分钟的,以及说三分钟的”对孩子的游戏有何影响?张老师认为,如果说三分钟与一句话都不说的,孩子的游戏状态是一样的,那么说与不说就要取决于老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与分析了。

之后的分组、分年龄段观摩,组员们走进了各个班级,切实围绕老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以及“后退”的站位展开了交流。与此同时,西凌一幼的老师们也参与到其中,与组员们互动,共同研讨。张老师对三个年龄段的分组发言进行了逐一分析,并提出自主游戏究竟是“开”还是“玩”,大不相同。老师们常说“开游戏”,一开就变成了“商店”。其中,需要思考的是——教师在游戏中的语言与教师游戏理念及行为的关系,游戏理念在递进,理念变化才能引发行为变化。最后,张老师又举了一个小班孩子的生动例子——让屏风站起来,为大家剖析在自主游戏中教师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孩子行为,只有有效的观察,才能进行有价值的分享交流。

此次活动,让组员们受益匪浅,通过大家的思维碰撞,不仅梳理了自主游戏材料投放的策略,更让大家体会到了游戏中观察与分析的重要 ,期待下一次的头脑风暴。

initpintu_����.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