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部门工作 - 正文
黄浦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9日      来源: 教学研究
 

 ——小幼教研室专场

1229日上午,黄浦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小学自然学科”在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举行。奚悦老师执教《动物的繁殖与哺乳》。教育学院全体小、幼教教研员参加了活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态屋创新实验室的“远程观测”“录像回放、慢放”“前期智能箱对比”等技术资源,增强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便于学生开展更深切的研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科学研究的帮助;此外,教师还借助校外农场资源,让学生体验对比受精蛋与未受精蛋,激发学生思维灵感;教师优化信息资源,学生使用Pad收集资料、借助希沃白板同步观察记录,在小组学习中开展判断、归因分析,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得到同步提升,同时深切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奇妙。

课后,观课的教研员从不同的角度和奚悦展开研讨与交流。幼教教研员肖燕萍认为本堂课是一节有意义、有价值、有情趣的好课。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开展自然学科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为进一步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打开了思路;小学教研员周冰洁认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先进、丰富,是一堂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课,最后的活动记录单设计合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特教教研员支炜表示本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紧紧围绕目标,高效达成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是一个培养小小科学家的过程。

研讨交流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初教系科学教研室主任叶勤进行了专家点评。叶勤说,1、本堂课相关的信息技术运用全面,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技术给学生呈现了很多很好的素材;2、整堂课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安排合理,不仅把宏观的过程展现了出来,也同时把微观的过程展现了出来,把过去只能在头脑中梳理得过程变成了可视化,这样的过程,给了学生思维很好地支持;3、本堂课没有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架和工具来用,还从情感方面给了学生对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方便让学生有了深切的感受。叶勤还对教师今后可以努力的方向提了自己的建议。她建议,要在后面的工作中做好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将这些资源更好地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

最后,小学自然学科教研员张瑞芳对专家的精彩点评和各位教研员的互动进行了感谢。她表示,一定会努力加强小学自然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为整体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

本次跨学科、跨学科的研讨活动,开阔了教研员的眼界,打开了大家的思维,不断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