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小学教研 - 部门工作 - 正文
研读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 ——202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全区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      来源: 教学研究

研读新教材 赋能新课堂

——202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全区教研活动

311日,黄浦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区教育学院开展。全区各校小学数学负责人、教研组长、中心组成员、骨干教师及部分一线教师参会。本次教研活动主要包含三个议程,分别是:特邀上海市原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姚剑强作专题报告,区教研员进行本学期重点工作务虚,区中心组成员及骨干教师研训共同体活动开展。整场活动由区教研员俞靖老师主持。


姚剑强老师以“研读新教材,赋能新课堂——对解读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思考”为题,从研读新教材思路、了解新教材编排体系及结构、多版本教材比较与借鉴等角度,结合具体实例解析新教材设计背后的逻辑与思考。姚老师强调,教师需立足新课标,纵向把握知识体系,横向借鉴各版本亮点,如苏教版“数射线”工具的应用、人教版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步骤,为课堂教学提供多样化支持。姚老师还建议教师在融入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AI工具辅助设计,在学习新教材、运用新工具、尝试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莹围绕“聚焦核心素养,推进教学创新”明确学期多项工作重点:深化新教材研训,推动素养导向课堂改革;推进学科项目化实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持续常规地推进“数字化”项目,借技术触动教学变革;探索小初、小幼学段衔接路径,强化知识连贯性;继续深化作业系统性设计,为“双新”“双减”提升效能;挖掘学科德育内涵,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等,同时务虚各项主要工作和常规工作。章老师强调,教师需树立教材整体观,构建系统性教学框架,在“双新”视角下,以结构化的视角扎实推进教学变革落地。 


与会教师结合学习体会展开交流,普遍认为活动为教学实践提供新方向。一是通过多版本教材对比,明晰核心素养差异化呈现,优化教学设计;二是将抽象素养目标分解为具体课时任务,借助情境工具实现思维进阶;三是借鉴其他版本特色模块,丰富课堂互动形式,探索主题化项目实践。 


本次活动通过专家解读与实践研讨,为教师践行新课标、活用新教材、赋能新课堂提供方法论支持。黄浦区小学数学学科将持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深化教材研究,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撰稿:章颖莹 蔡丽菁      

        摄影:郑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