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下午一点,大同中学语文教研组甘娅嬿老师执教了《“双新”跨媒介背景下的名著阅读——<老人与海>》区级公开课。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本次公开课观摩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同中学校领导应华书记、郭金华校长、魏薇副校长及全体语文教师现场听课,全区其他听课教师在网上观看直播。区教研员杨勇老师主持了整个线上活动,并就甘老师的课做了精彩点评,高度肯定了大同语文教研组的共谋共建和高二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甘娅嬿老师课堂第一个环节展示了课前布置的“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励志小说’栏目100字左右的推荐语”精选作业,就推荐语的要求请学生作了点评。
(图1)
第二个环节欣赏电影片段,将《老人与海》的电影片段与文本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媒介语言中电影语言直接、具体形象、确定单义、多感官,文学语言间接、抽象、想象多义的不同特点及效果。
(图2)
学生就欣赏体验及对文本的理解,各抒己见,畅谈感受。第三个环节聚焦文本,重点关注文本中人物的独白和心理描写,学生分“想”和“说”两部分朗读,声情并茂地将老人的心理表现出来,交流后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了人物“硬汉”形象的精神内涵,也感受到了小说呈现出局部,更深邃的精神在“叙述以下”的“冰山理论”。
(图3)
整堂课紧扣“跨媒介”主题,亮点突出,气氛热烈,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课后,教研员杨勇老师组织了线上评课,全区近六十位听课教师参加研讨,大同中学郭金华校长也加入了线上教研评课会议。
甘娅嬿老师分析了学生的基本学情,抓住学生喜欢看电视的情况,试图在课堂上比较不同媒介形式中的语言。在以往的教学中,结合动画、剧本等形式已有过跨媒介的教学尝试。甘老师还交流了本节课跨媒介教学的目的、构思过程等。为了这节课,她指导学生将电影节选还原为剧本,使两种媒介的比较有了更直观具体的依托。
备课组组长宋士广老师谈了公开课展示的几点体会:一是“跨媒介的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二是化繁为简的备课过程,整个备课组精心准备了很多内容,然后在教学设计中不断做减法,不断提纯,精心设计环节,设计主问题,包括板书等等。三是不同媒介殊途同归,最终指向的仍是小说的人物塑造和主旨精神。
教研组长任晔老师介绍了大同中学语文教研组传承务实奋进的工作作风,各备课组内容注重分工合作,备课组之间注重积累传承,有序实施三年规划。在大同中学原有的语文课程实践探索的经验基础上,努力适应“双新”要求,积极主动推进开拓等工作特色。比如,小传、家谱、城事的寻根三部曲,就和新教材的家乡文化生活有机结合,开发出黄浦区老马路文化探究的教学案例,点面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整个教研组还承担了上海市的课题研究任务,以此为契机,驱动老师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促进了大家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区高中语文教员杨勇老师认为本节展示课基于学情,立足课文,紧扣单元目标,表现出跨媒介、跨文化、推进整本书阅读的综合性特色,培养学生“比较”思维,很有创意,是“双新”改革中对学生学习问题的一次很好的研究探索。杨老师结合具体的课堂观察,对跨媒介语文教学作了指导。杨老师解析了跨媒介的概念,课堂需要整合媒介,关注语言,引导学生养成比较的思维,设计真实的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借助表格等形式,加强师生、生生评价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