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下午,“素养本位 数智赋能”黄浦区初中生物学区级教学研讨活动在向明初级中学顺利举行。来自区内兄弟学校的生物学及生命科学任课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数智赋能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新样态。活动由区初中生物学教研员柯晓莉老师主持,重庆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初中生物学教研员欧阳矩媛老师出席活动。
现场观课环节,向明初级中学的梁丽园老师带领七年级1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探究不同酵母对馒头发酵的影响”。课堂伊始,梁老师以“校园面食文化节需筛选高性价比酵母”为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从价格成本、时间成本、风味口感三方面展开探究。学生通过课前调研、AI智能检索分析、实证探究等措施,初步建立了“性价比”科学决策模型。实验环节中,创新实验方法,从面团体积形变、上浮时间、发酵产物直接检测三个维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酵母发酵效能,充分开发数字化实验设备,带领学生解锁微生物发酵的科学密码,实现了“做中学”与“数字赋能”的深度融合。
课后,参加研讨活动的教师们纷纷来到了实验桌边,现场体验了无线传感器等设备及装置的使用,亲身感受到了数字化技术为实验教学带来的便利和成效。
说课环节,梁老师重点阐述了本次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与实施策略。她系统介绍了如何通过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器材选用等途径提升教学效果,并着重探讨了数字化手段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接着,向明初级中学备课组长耿珍燕老师系统呈现了学校生物组老师们在创新实验教学与跨学科实践中的典型成果。通过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深入剖析了“双新”背景下学校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与跨学科实践活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每个案例均包含明确的教学目标、创新的实施策略以及可量化的教学成效,为与会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式。
柯老师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充分彰显了向明初级中学生物教研组“创新引领,实践育人”的教学特色。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呈现出诸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创新亮点。同时,就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的具体要求,深入剖析了实验教学在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实证意识中的关键作用和重要意义。
欧阳矩媛老师高度评价了黄浦区初中生物学教研团队在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特别肯定了其在数字化赋能实验教学领域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成果。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更为对口帮扶区域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宝贵经验。
随后,现场观课的老师们也分享了各自的体会与建议。多位教师肯定了课前课中课后丰富的学生活动体现出的实践性,并指出传感器动态监测技术与AI工具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实验精度,更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发展科学探究与跨学科实践能力。针对这节课,老师们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例如增设传感器数据对比可视化环节;加强实验误差分析的讨论等建议,为教学改进提供新思路。
后续,黄浦区初中生物学教研团队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以育人为使命,深耕新教材落地落实、勇拓跨学科实践场域,携手共研AI教学应用的“必答题”,形塑初中生物学教学新样态,培养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
撰写:梁丽园
图片: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
审核:顾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