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的应为与可为,助力教育转型发展和综合改革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6日      来源:奚晓晶

教育转型发展和综合改革中,教研员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今天,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奚晓晶来谈谈作为教研员的“应为与可为”。



 

问:在追求教育高质量的新征程中,教研员有哪些新的使命担当?

奚晓晶: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论坛,主题为“育人方式变革背景下教研转型的应为与可为”,这引发我很多思考,教研转型发展,关键是教研队伍建设。

当下,我们学校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和新评价的实施,有很多“急、愁、盼”的需求,一线教师希望教研员能给予帮助。同时,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也从“有学上”转变到了“上好学”,这些无不显示出对教育高质量的殷切期盼。

在“双新”背景下,教育转型发展和综合改革推进的力度很大,这一过程中,需要教研员始终与老师们一起研究探索,并肩作战,需要他们在研究、指导、服务、管理诸方面,都有先一步、高一层、深一度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思考,这样才能在追求教育高质量的新征程中,完成新的使命担当。



 

问:面对新的使命担当,教研员可以做些什么呢?

奚晓晶:还是那个论坛给我的启发,教研转型有“应为与可为”的命题,教研员也有自己的“应为”与“可为”。

简单来概括,有六句话:一是对新时代教研的新使命有正确的领悟,二是在面对机遇和挑战中清醒地认清自我,三是在积极投身课改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四是在提升自我素养中服务学校更好发展,五是在反思总结中促进教研质量不断提高,六是在教研探索实践中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六句话之间是有逻辑性的,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和不断攀登的过程。应为,是使命担当;可为,是值得去做,并且努力做好。



 

 

问:具体来说,教研员需要掌握什么新本领呢?

奚晓晶:首先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要切实把握学科育人的价值和意义,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现方式,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其次是科研引领,研究真问题。要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努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遵循规律,科学精准地破解一个个难题,而不是凭经验、拍脑袋、兜圈子。第三是研训一体,带好队伍。教研员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很重要的一点是深化研训一体,要“研”中有“训”、“训”中有“研”。第四是探索融合,变革育人方式。要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这些对教研员都是新的命题和挑战。第五是评价改革,破立并举。教研员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完善监测制度,优化策略方式,强化监测结果的有效运用。第六是提升数字素养,应对诸多挑战。教研员要率先学习,研究利用数字技术教书育人的专业能力,满足多元教育需求,推进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培养面向未来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以上内容节选自《黄浦教育》2023年第3期,原文题目为《新时代,教研员的应为与可为》,选用时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