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驱动·课改创新∣初中数学分会场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来源:教研室

近日,数智驱动·课改创新”2025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沪穗蓉协同推进会初中数学分会场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举行。此次活动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索新课改教学模式创新,促进跨区域经验交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活动由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黄海龙老师主持,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顾跃平、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陈磊、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数学教研员伍晓焰、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华林、数学教研员吴平生等专家莅临活动现场。



 

教学展示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李强老师设计的《积木可以叠多远?》综合与实践课,以趣味叠积木挑战探究任务为驱动,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积木最远延伸长度的规律,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课程中,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循环,教师通过搭建思维支架,引导学生完成从具象操作到抽象建模的思维跨越,着重培育批判性思维与实证研究能力。该课例在趣味情境中实现知识建构与关键能力发展,其游戏化探究模式为数学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可迁移的设计范式,充分彰显了做中学理念下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谢振文老师执教《从古希腊到现代设计——尺规作图的创意传承》,该课将数学知识与历史文化、现代设计相结合,通过任务链设计欣赏感知掌握领悟应用,融入基本作图,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落实了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同时,点阵笔的纸笔同步演示功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其他同学尺规作图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例点评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员陈磊老师指出,谢老师的课堂对纸笔系统场景应用的把控精准到位,教学流程紧密贴合学生认知规律,从观察、模拟,到验证、创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李老师则将课堂主动权充分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动手实验与尝试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怕犯错、勇于质疑和尝试,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他提到,上海新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以及数学实验课正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上海市代表参加全国实验说课展示活动的经验尤为宝贵,值得老师们深入学习与交流。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数学教研员伍晓焰老师强调,教师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价值取向是教学设计格局的关键。她提倡教师进行多元整合与跨界创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素材,以增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论是项目式学习还是数字赋能教学,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谢老师将尺规作图融入校园土地规划问题,巧妙地将数学实验与数智融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李老师则基于上教版的综合与实践,通过创设“游戏式探究”的真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体现了项目式学习的精髓。

 


本次活动生动呈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创新,不仅展示了数智技术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也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启示。三地教师代表纷纷表示,将继续推进数智技术与课改实践,打造智慧课堂,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