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思政学科小、初、高一体化教研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1日      来源:教研室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促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贯通,黄浦区思政学科于1130日举办了以“双新背景下思政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为主题的区小、初、高一体化线上教研展示活动。黄浦区思政名师工作室导师叶伟良、吴永玲,黄浦区三个学段的思政教研员吴立宏、汪素青、王爽英、王嬿、许影琦,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研室的小、初、高思政教研员关月梅、何宁、庄坚俍以及黄浦区思政名师工作室全体指导教师和学员、黄浦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思政课专业委员会部分理事、上海市各区部分思政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共计19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分会场课堂观摩,由汪素青、王爽英和王嬿老师分别主持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分会场,来自上海市敬业中学、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和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的三位老师公开教学展示。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主会场研讨,由吴立宏老师主持,三位执教老师交流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叶伟良和吴永玲两位导师对这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表达了肯定和赞赏。叶老师还围绕“实践教学”的主题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是由拓展型、研究型的实践课题来开展课题引领,形成相应的教学状态;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采取相对容易操作的学生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深入展开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市教研员关月梅老师评价了小学段的课,她认为这节课能够深入教材,充分分析学情;以生活、时政资源为依托,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生活性;课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沉浸式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了体验性;知行合一,引领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落实到生活中的“行”。




市教研员何宁老师评价了初中学段的课,她认为大思政要善用之,一定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这是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生动实践。她指出思政课堂要做到基于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行为能力和行为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市教研员庄坚俍老师评价了高中学段的课,认为思政课的定位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我们要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他建议要以大单元设计为抓手,提炼每个单元的基本观点,结合课程标准设定学习目标,基于学情开展活动设计,创设真实情景,设计好问题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最后,区教育学院吴立宏老师作了题为《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主题发言。他从活动主题来源、主题遴选原则、活动的典型形式、社会实践活动流程、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未来的展望等六方面系统阐述了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方式、方法。他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要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要立足教材资源、社会热点资源、校情区情资源,从身边的社会实践出发开展教学。




本次活动是我区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的阶段性展示,后续我们还将思考时间分配、设计逻辑、课堂教学、单元设计和学段衔接等问题,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