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0点,上海打开了重启键。随后,6月6日高二高三年级、13号初三年级返校复学,熟悉的校园里又将活跃起来。
复学准备阶段,在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更要开展好学生心理防护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校社合力打胜大上海保卫战的“大思政课”。5月31日上午,黄浦区教育局召开“关于返校复学期间做好学生关心关爱工作”,以及“‘师爱暖阳’黄浦区疫情防控中小学在线教学背景下全员导师制工作推进交流研讨会”。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胡宏、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峻出席,中小学德育分管校长参加。会议由区教育学院德研室主任冯秋萌主持。
会上,胡宏副书记肯定了过去两个多月的在线教学工作中,班主任、任课教师所作出的努力,也指出期间大家多用了一个关心关爱学生的法宝——导师,在整个的在线教学期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中小学在认真落实市教委、区教育局有关在线教学期间导师制工作推进实施要求的基础上,完善优化了学校原有导师制的方案,推出了适合在线教学期间导师制工作的一些做法。
关于返校复学期间做好学生关心关爱工作,胡书记提出了六点要求:落实重点人群排摸;保证平稳过渡;上好“返校复学第一课”;全面落实全员导师制;设计好德育主题活动;发挥家校共育合力。
随后,各学段分成两组根据疫情防控中小学在线教学背景下全员导师制工作推进,开展线上交流研讨。
蓬莱路第二小学全员导师做到“每日能见面”“每日有交流”,每周二举行主题派对、云上郊游认识春天的庄稼、“盲盒”聊天室,弥补了疫情期间孩子们不能见面无法近距离交流的缺失;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组织了“水滴导师”爱陪伴活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的线上有我,全员聚力:3+X,还推出了《“童心抗疫”心法秘籍》;卢湾二中心小学的“空中沙龙”,突出兴趣聚会,师生共建心理港湾;北京东路小学提出了如何做好家长的同行伙伴;上师大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丽园有约”创设导师学生互动交流时光,每月一次特色主题式线上活动,建立“亦师亦友 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格致初级中学的导师按照学校制定的居家学习期间导师沟通基本流程,以“望、闻、问、切”四步法开展导师“云访谈”;大同初级中学还与嘉定的新城实验中学联合开展了在线教学期间的导师制工作专题研讨会;市八初级中学“亦师亦友”全员导师平台上师生互动不断,总计寄语数473条,心语心声互动218次,“馨情快线”140条;大境初级中学推出了“阳光900秒”;五爱高级中学推出了“暖心一刻钟:真情相伴,温暖同行”;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为导师推出了心理自护系列活动等。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上海实验小学、卢湾一中心小学、师专附小、中华路第三小学、徽宁路第三小学、裘锦秋实验小学、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四川南路小学、报童小学、重庆北路小学、梅溪小学、大同中学、市八中学、金陵中学、卢湾中学、明珠中学、清华中学等相继做了交流发言。同时,大家在研讨中对一些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了对话。
疫情防控影响了我们的常规生活和工作,但是在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的指导下,各中小学着力推进线上教学期间导师制工作,不断总结,将学生心目中的云端好导师的有效做法在云上进行分享和推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线上教学还是相对较为平稳。那么接下来,高三高二初三的返校复课,相信导师制工作也会为返校复学的平稳过渡,带来好的机制和做法。
此次的会议既是德育分管校长工作例会、导师制推进的专题研讨会,同时也是区“十四五”德育分管校长的第十一次线上培训会,希望将培训落到实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