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部门工作 - 正文
昆韵展芳华 品戏墨人生--艺术学科带头人研修共同体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4日      来源: 教师发展

202458日下午,黄浦区艺术学科带头人研修共同体在教育学院开展了“戏曲工方作坊:百戏之母——昆曲”的活动。艺术学科带头人研修共同体、高中艺术、音乐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活动旨在“开展探索教师戏曲文化素养提升”,是研修组项目“戏曲工作坊”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活动由召集人王朝红老师主持,活动议程如下:模拟课堂《程式规范的表现形式》、学唱学演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互动研讨。

模拟课堂《程式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区骨干教师、上海市格致中学杨敏老师主讲。中国戏曲具有广泛的程式性:剧本结构、行当分类、角色出场及其一举一动,脸谱描绘、扎扮砌末、音乐起腔落板、声腔曲牌等,全面贯彻程式的运用。杨敏老师从昆曲经典作品《牡丹亭》入手,让老师们领略了百戏之母昆曲在人物塑造、剧情特色、曲词特点以及表演艺术方面独特魅力,感受昆曲曲词中的诗意美、哲理美、个性美以及音乐美,理解程式美是戏曲的精髓之一。从戏曲传承的角度形成基于艺术感知、强化艺术表现、促进创意表达、实现文化理解的艺术课程的基本教学思路。

杨敏老师分析了昆曲的曲牌、曲牌体,以及演唱时需要关注的撮腔、擞腔、尖团字、中州韵等,指导老师们一起学唱了昆曲《牡丹亭·游园》的片段。老师们在体验过程中领略了昆曲缠绵悱恻、委婉细腻的唱腔韵味。通过学习,老师们受益匪浅,在互动研讨时,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思考,可以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责任感。

最后,王朝红老师强调昆曲作为中国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各位老师可以深度挖掘昆曲艺术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与文化胸怀,思考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为戏曲传承接力。此次戏曲工作坊活动呈现了黄浦区中学艺术学科教学和教研的探索,在教研员王朝红的引领下,老师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理念与实践的交融,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更是思维与智慧的碰撞,将传统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撰稿:张晨艳

摄影:张晨艳

审核:王朝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