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黄浦区教育系统第三期项目培植语文(一组)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活动。工作室导师杨妍在寒假期间向全体学员精心推荐了詹丹教授的《统编语文教材与文本解读》一书,学员们利用假期时间深入研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他们对这本书的深刻感悟。
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本次活动中,学员们围绕詹教授的著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蓬莱路第二小学的杨雯缘老师表示,通过阅读詹教授的著作,她深刻认识到在教学时应当前后勾连,结合资料背景,反复细读。卢一中心的任新梅老师感受到深入的文本解读是课堂教学最有力的后盾,这样的解读能够帮助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也能帮助教师在教材使用时从“照本宣科”转向“创造性使用”。七色花小学的张美妃老师执教低年级,阅读了詹教授的书后,她认为对低年级的课文一定要摒弃“自恋式的精英意识”, 老师要把握儿童文学的文学性、趣味性、思辨性。詹教授书中提到的“向内走、向外走”让多位老师产生了共鸣,中华路三小的赵培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本,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徽宁路第三小学的王易瑾老师关注的内容与赵老师一致,她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提示老师们要进行单元课文的组合式解读。卢实小的顾炜老师结合教学经历,深切地感受到詹教授的解读专业而深刻,作为语文老师应基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做出专业的教学判断。
新的学期,新的征程。学员交流后,工作室导师杨妍进行了总结提炼。杨老师提醒学员们在数字时代的教育背景下,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衷,要在教学中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培养能独立思考、有正确价值观的人;要有专业自信,但不排斥接受新技术,善用新技术赋能教学;要超越知识的学习,更加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求慢而不是求快,求难而不是求易,求少而不是求多,求拙而不是求巧。最后,导师向学员赠书,希望新学期,项目培植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将提升理论素养,练好专业内功,继续扬帆起航,筑梦新征程。
文稿:顾 炜
摄影:上海市实验小学
审核:杨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