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黄浦区特色培育历史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共同参与了在大境中学举办的上海市级课题《“双新”背景下“小切口与大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与黄浦区高三历史等级备考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活动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余伟民教授莅临指导,黄浦区历史教研员任俐老师和工作室导师邵清老师也出席本次活动。
首先由大境中学徐梅老师执教高三复习课《小小麦粒 重塑世界》。徐老师以小麦作为“小切口”,引出从新时期时代的农业革命到现代社会的经济全球化的“大历史”,与学生一起通过探究小麦的起源、在历史各阶段的传播过程及其从中体现的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通过地图与材料的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思考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家国情怀。在“小切口”的视角中观照“大历史”的内涵,把“大历史”的内涵落实到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余伟民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大历史”是主题,“小切口”是实现“大历史”的路径,但两者之间还有设置“主题”更有层次地展现“大历史”的内在逻辑,主题的设置需要建立在对“大历史”的整体把握之上,关注到历史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小切口”切入的不是简单的“大历史”,而是“历史与人”的互动。
本次研讨活动通过“小切口”与“大历史”的有机融合,将备考复习转化为历史探索之旅,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时空穿越中深化核心素养,在粮食安全等现实议题的思辨中实现历史智慧的生长,为“双新”背景下的课堂改革开辟了情境化教学的新路径,也为工作室课题“创设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场景创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撰稿:王镇宇
摄影:杨东辰
审核:邵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