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海市第十一期中学化学青年教师研修班成员、上海市中学化学实验研究中心教师以及黄浦区人才培养化学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齐聚黄浦区教育学院,参与了主题为《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研究及论文撰写》的研修活动。此次活动由黄浦区人才培养化学名师工作室导师、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夏向东老师主持,特邀《化学教学》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敏老师进行讲座,从专业的视角指导老师们有效开展化学教学研究及撰写论文的要点。
吴主编从课程标准出发,指出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从过去的知识本位教学转向素养导向教学,这就需要课堂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进行转变。接着,吴主编聚焦于“新课标下的课例研究”展开详细阐述。她结合教师们在当前课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以教为中心的传统习惯、理论与实践融合不足等,提出了课例研究型论文的基本框架:确立研究主题、规划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及课堂观察、开展课后研讨和改进教学设计等步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过程。
为了加深理解,吴主编结合优秀的课例研究讲述写作的要点。第一、课例研究不同于教案设计或教学实录。第二、课例研究要体现基于问题、理论和方法。第三、课例研究要凸显“以学为中心”。第四、课堂课例研究的要素、框架和逻辑。她提出课例研究是一种基于观察与反思,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反思性实践”,是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是教师完成对课的经验型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在讲座的最后部分,吴主编介绍了课例研究写作的规范,包括图片质量和文献引用等的要求,为教师们提供了实用的写作指导及投稿建议。
活动最后,夏向东导师强调论文撰写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经。他希望工作室学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静心思考、勇于动笔,在教研之路上不断突破自我,为上海化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包霞老师也鼓励了青年教师将所学转化为行动,将优秀的课堂教学实践转化为研究成果,以高质量的教研成果助力自身专业发展。
此次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也激发了教师们对化学教学研究的热情和动力。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教师们能够不断开拓进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凝练研究成果,撰写教科研论文,成为新时代研究型教师。
撰稿、摄影:陈 贤
审核:夏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