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部门通告 - 正文
王伟樑数学名师工作室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0日      来源: 教师发展

 

王伟樑数学名师工作室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013514,王伟樑数学名师工作室来到市南中学,围绕初三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的存在性”进行“同课异构”听课评课交流活动。两节课分别由市南中学的杨文老师和向明中学的朱瑛老师执教,这两节课既是上学期杨文老师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这节课的延伸,也是初三第二轮复习背景下知识点的巩固加深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淬炼。

    杨文老师的教学重点体现在“分类讨论”和“利用菱形性质正确作图”上,她自始自终贯穿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让学生从解决不需要分类讨论的菱形存在性问题,到需要分类讨论的菱形存在性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分类讨论的标准和作图,总结出解题策略。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进行重点突破,主线清楚,节奏明确,师生互动亲切高效。

    朱瑛老师通过对函数背景下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的回顾,迁移到菱形的存在性问题,并在解题中总结方法、规律,使其化归到等腰三角形的解题策略中去,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和“化归”等数学思想、动手作图能力以及通过寻找特殊条件化繁为简的能力,值得学习和借鉴。

    课后,工作室学员进行了评课。王伟樑老师对大家的评课进行了总结,使学员们意识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不仅仅在于找到分类标准,更重要的是分类标准的“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上手解题,并指出分析和归纳要挖深挖透,要跟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重视生生之间的评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这次“同课异构”交流活动,不仅让学员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更由此打开了大家的教学思路,为初三的专题复习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实用的方法。

 

                                                  (王伟樑数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