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要重视“创新与融合”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5日      来源: 学院管理

 

11月14日,黄浦区教育学院建院“六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基于需求的智慧分享”学科主题教研展示拉开了序幕,中学生命科学教研员李君老师组织开展了一场以《实验创新及在生物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为主题的精彩的教研活动。

首先,由主持人黄莹老师介绍活动背景及本次活动的点评专家特级教师王生清老师。紧接着,李君老师就直入主题,通过实验种类的梳理,引出“创新与融合”的理念。为了让老师们有更为直观的了解,来自格致中学、格致奉贤、向明初级中学、大同中学的四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实验教学中的案例:《细胞的选择》《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比较》《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和《学生创新课题的开发与创新》,老师们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画面、先进的技术、清晰的环节、专业的分析、多元的思考,展现了教师在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赢得热烈的掌声。

李君老师随即对创新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要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实验教学,可以从“基于‘科学探究’改编实验”“围绕核心概念自设探究实验”“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开展实验项目研究”以及“开发‘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思维实验”等入手,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技能,并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老师们也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进一步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最后,王生清老师对本次主题教研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这是一场案例分享、交流互动、智慧思考的盛会。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得到很多启发:一是要重视“教学创新”,即教师的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科素养,教师首先要具有发现的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技术的使用支持课堂的教学,让课堂教学有了无限可能;二是要明确实验的关键在于“实证”,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其学科能力;三是教师要关注核心素养,拥有发现的眼睛、不断钻研的意志,丰厚自己的学养;四是教师要重视本体知识的不断完善更新,重视实验教学,并尝试与其他学科融合,从中寻找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