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黄浦区教育学院庆祝建院六十周年系列展示活动之“基于标准的课堂实践”优秀教研员课堂教学展示在上海市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黄浦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吴勇主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语文学科带头人魏玉梅公开执教五年级《珍珠鸟》(第二课时),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章健文、静安区语文教研员华芳、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冯强、教研室副主任傅璟、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金羿,本区各校语文教导、教研组长以及市、区语文教师,共计250余人参加活动。
《珍珠鸟》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著名作家冯骥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传递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主旨。魏玉梅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基于标准的课堂实践。教学中,魏老师十分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经历,立足于读写结合,以第一课时学生练笔作业的交流评价为起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珍珠鸟生活的安全、舒适、温暖,自然而然地引出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作者的行文思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语言特色,还从“小珍珠鸟”的角度,理解小珍珠鸟的心理感受,补充心理活动,进行了语言的运用与表达,整堂课为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课后,魏老师就自己的备课意图、教后反思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她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困难,即归纳三个画面内容,说清楚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以至于完全放心了的心路历程,这些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她设计先让学生读懂文章抓住关键的词句,从小鸟的动作和“我”的态度变化尝试概括,逐步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从中亲身体验、经历文本中的人物心理与情节。关注文本的表达特点,不忘教学的初心,读好语文,学好语言,以此与老师们共勉。
交流互动环节,老师们热情积极,踊跃发言。有的老师认识到,读与写相辅相成,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规范的表达范式和丰富的语言材料。魏老师的课给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语文教学始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尤其是语言材料的积累,让阅读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会读,更教会他会写、会说。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意思”“关系”“作用”“价值”四个关键词,从阅读的角度深化了写作的表达。也有老师关注到,虽然是五年级的课堂,但是魏老师仍然非常关注字词教学,特别是学习“雏”字,通过字理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音形义,将字词教学落到了实处。整堂课,魏老师充满智慧的教学策略,富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教态,使得听课者如沐春风。
作为点评专家,上海市特级教师章健文老师充分肯定了魏玉梅老师作为一名资深教研员挑战一线课堂上示范课的勇气,对魏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按“阅读水平等级标准”,从“关注学生学习经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角度,对魏老师执教《珍珠鸟》一课做了精彩细致的点评。
章健文老师认为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应该找到基础信息,即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就可以读到的显性信息。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魏老师首先让学生寻找的显性信息就是小珍珠鸟钻出笼子后在屋子里的活动轨迹,从“飞来飞去”到“睡着了”。这个环节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板书也是由学生来写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自己学习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不可或缺。
其次,抓住关键细节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浅阅读走向深度阅读。教学中,魏老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的第10、11自然段,在纸上画出小珍珠鸟落到书桌上之后的活动轨迹,并以小珍珠鸟的口吻练习说一说。学生通过这个动脑动手动嘴活动,感受作者从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多重角度,体会作者写作的思路,并且得出概括性结论——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第三,挖掘文本中隐藏的线索,从作者对珍珠鸟的态度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显性线索与隐性线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发现与思考,掌握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教学中,魏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渐渐胆子大了”“放开胆子”“完全放心了”的线索,补充小珍珠鸟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语言转述的方式尝试表达。“思维可视化”对于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对执教老师来讲也是颇具挑战的。但是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一定要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恰当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定的方式来表达出来。虽然,课堂上学生表达不够自如,不够完整,但是这是真实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是真实的。学生当场的学习一定是伴随着困难发生的,我们的教研员就有这样的勇气!
第四,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知道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写。《珍珠鸟》一课中,珍珠鸟的活动是显性的,主要的,而作者的对小鸟的态度是次要的。分清主次固然重要,但有时候次要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这是作者写法上的一种处理方式。文中“我”对待珍珠鸟是“不惊动”“不管它”“不伤害它”“不动声色”,看似不作为,其实是“我”对待珍珠鸟的一种爱的表达。
第五,弄清楚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冯骥才写这篇文章自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他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希望人和人能和睦的相处,友好的相处。教学中,魏老师运用句子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中心句独特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学生阅读后发现了中心句独立成段,“信赖”后面加逗号等,通过朗读,通过观察插图,进一步体会了“信赖”,进一步感受了“美好的境界”。
章健文提出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课文的信息内容、表达方式,也要关注作者的价值观,还要关注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魏老师以《珍珠鸟》一课为例,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和阅读路径,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相信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也一定收获多多。最后章健文老师也提出了一个建议,整堂课要把握好节奏,开始部分可以再紧凑一点,抓紧一点。
活动尾声,主持人吴勇老师对今天的活动做了简要总结,提出了“同课异构”的设想。语文教研员魏玉梅老师“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理念,引发了在场老师对课堂教学更深入的思考,这一次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真正发挥了教研员在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令与会老师受益匪浅,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