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黄浦区课程与教学调研活动正式启动。启动大会后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平智炜作初中学段课程与教学工作自评的主题汇报。
依据《黄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黄浦区以“办好每一所初中、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为核心理念,把加强初中建设与促进教师发展、改进课程教学、完善质量评价、创建学校品牌相结合,逐步形成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特色品牌彰显的初中办学格局。区教研室充分发挥研究、指导、管理与服务的职能,着力促进区域初中学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1.优化课程,融合资源,丰富学生经历
黄浦区着力加强对学校“课程计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建立区校二级联动的方式推动学校课程计划的持续优化。以“区域特色课程图谱的构建及其推进研究”课题项目为载体,提升特色课程的品质。以《上海市课程领导力项目指南》为依托,关注学校课程领导力子项目的实践研究过程。
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学生的课程需求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结合,形成完善的课程架构,突显学校特色。区域内还发挥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的优势,融合多方资源,发挥德育课程与项目的育人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
2.基于标准,精研教学,聚焦课堂改进
黄浦区以课题项目为载体,重视科学研究,提炼辐射经验,优化课堂教学。以专项与常规相结合的调研视导为抓手,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基本要求的把握、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深入基层开展教学诊断,抓好教学“五环节”,不断改进课堂。
3.尊重差异,完善评价,构建科学体系
黄浦区把推进“绿色指标”评价作为引领初中办学向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绿色指标”评价指导初中学校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完善优化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和全面健康成长,以“黄浦区教育数据中心系统平台”的打造,加强区域质量监测,开展专项研究,用数据说话,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4.针对需求,打造梯队,促进教师发展
黄浦区针对初中学校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需求,实施有效的研训。重视初中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充实后备力量,打造优秀教师梯队。以教育教学评比项目为平台,以评促建,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还依托项目和机制,不断提升初中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5.突破传统,转型教研,形成多元模式
黄浦区依循“教学问题课题化,工作过程项目化”的工作思路,把推进课程改革作为教研的重心,始终聚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工作,创新教研机制和方式。形成基于数据案例的“实证教研”、基于问题的“研训一体”、基于实践的“下沉机制”、基于项目的“院校一体”、基于分享的“区校联动”和基于网络的“互动空间”等多元教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