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上海市高中思政学科研训一体活动在黄浦举行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8日      来源: 教研室

上海市思政学科“研训一体”全面推进,研训共同体建设已经初见雏形,教师们在任务中驱动学习,在研究中激发实践,在交流中彼此赋能,共同助力高质量教研成果的诞生与共享。

思政学科的“研训一体”工作建设,通过数字化模式搭建“研”与“训”的深度融合平台,旨在更好更多地为上海教研与教师教育工作积累有益经验,打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新样态。

427日上午,上海市高中思政学科研训一体活动在黄浦区大同中学进行。活动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庄坚俍主持,全市近200名教师代表参加观摩学习。




活动开始,黄浦区教育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邢至晖为致辞。他表示,教无研则空,研无教则枯,教研员的职责就是把教和研统一起来。他十分认同“研训一体”的深刻转型,并充分肯定教研员开公开课对于了解学情、推进教研、提升业务能力的意义。






课堂教学观摩环节,黄浦区教育学院政治教研员吴立宏老师的公开课从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出发,运用丰富的素材与具体材料,围绕“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议题,与学生展开对话互动。课堂中,吴老师结合二十大精神,灵活应对学生的学习困惑,帮助他们更深刻地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引导学生置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思考如何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价值。同学们发言踊跃、视野开阔,其思维也跟随着议题的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精彩的教学展示后,庄坚俍老师对课程理念与准备过程进行了补充。本堂课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了多轮打磨,一线思政教师依托“研训一体”平台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学情调研活动,吴老师在开课前两天还依据调研中学情变化和专家意见作了较大调整,这是一次难得的共同教学研究的有益尝试。

针对“研训一体”平台对本次公开课的支持作用,上海市大同中学王乐莎老师与上海市第八中学凌蓓健老师进行了汇报。王乐莎老师从观念、习惯、行动三方面的重要转变,阐述了研训一体化建设给上海思政课教师学习成长带来的新变化,重点关注了“学情”“学理”“支架”“生成”等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凌蓓健老师则围绕“研训一体平台视角下的新型网络教研”,构建了“研训一体”平台的网络教研模型,通过与“网络教研”的对比,从教师角色、研讨模式、教研时空三方面深入剖析了“研训一体”平台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陈明青老师的专家点评,表达了教育教学的“两个不要离开”:一是不要让教学理念研究离开教学实践,二是不要让高水平的教师、教研员离开教学一线。围绕“如何真正上好一堂课”,陈老师分享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首先,要处理好不同的学生学情与统一的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应根据学情用好我们的教材,思考如何在“讲过”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其次,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解决“学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问题”这一现象,要用好研训平台“充分靠近”学情、用好丰富的阅读学习材料,理清思路、进行方法论的指导,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最后,强调数字信息化时代下“n次备课”的重要性,要充分拥抱认知变化,在变中求存。




周增为书记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本次活动对“研训一体”建设作一个很好的示范。今天,老师应该如何备课? “研训一体”平台为教师消除了时空壁垒,展示出更多不同结构、不同形式、不同学情的教学设计,以及来自不同视角的教学资源,助力课程改革任务、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本节公开课的“下课”并不意味着研训活动“结束”,而是设置了新的“起点”。希望广大教师在研训平台中围绕本节课继续深入讨论,不断推进相关问题设计的优化、材料提供的补充,提供课堂教学与生成的新处理方式。教研员上公开课的序幕已经拉开,市研训工作组的工作也将进一步向前推进,期待大家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