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主题的2024年黄浦区特色培育地理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在格致中学举行。黄浦区第三期特色培育地理名师工作室学员及上海市地理学科研究德育实训基地学员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工作室学员格致中学冯萍老师呈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AI技术应用现场教学课。冯老师巧妙地以石库门与皖西大屋为教学情境,借助两者的3D模型和VR全景技术,引导学生对皖西大屋与石库门的背后成因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共性,并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利用AI技术动手制作模型。
课后,杨洋、郭潇潇、王耀平三位老师分别对这节课进行点评。他们认为,冯老师的课成功将传统民居文化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结合,为学生们开辟了全新的学习视野。同时,也提出了在使用新技术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等建议。
区教育学院地理学科教研员张智国老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节课充分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辅助课堂教学中的巨大潜力,预示着这项技术将为地理教学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同时,他也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交流环节,多位学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或教研中的应用经验。王耀平老师基于“看往AI技术”分析了AI改图功能的应用;朱彦老师结合Wgis技术,以大都市的对外辐射为例,进行了应用解读;杨洋老师则结合kimi、秘塔AI和写教案的布鲁姆等人工智能工具,对比分析了各工具的优缺点;葛芳老师结合污染物的跨境转移案例,解读了AI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陈韵竹老师则结合自己的命题经验,分享了AI在命题中的应用;吉媛媛老师基于学校项目化学习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何刚导师在总结发言中赞扬了地理老师们勇于尝试与突破的精神,他强调:“无论最终能够达到何种程度,我们都应积极地去尝试,这是教学创新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他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论坛交流,将自己的教学想法和实践经验整理成文,与同行们分享;他认为,这不仅有助于个人教学水平的提升,也能为整个教育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更为学员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为推动黄浦区地理教育的进步贡献力量。
撰稿:冯萍
摄影:吉媛媛
审核:魏薇 王凌珏 何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