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黄浦区初中艺术(音乐)学科“三个助手”教学软件应用展示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2日      来源: 杨燕青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双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中学音乐学科数字化转型和“双新”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转变,1230日下午,黄浦区初中艺术(音乐)学科“三个助手”教学软件应用展示研讨活动顺利举行。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贾炜,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国家艺术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教材主编余丹红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师颜悦博士莅临指导,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金羿,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魏薇,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顾跃平参加活动。本次活动由全国中小学艺术教材重点研究基地主办,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上海市卢湾中学承办,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课例展示环节,黄浦区教育学院初中音乐教研员沈菡执教了《哈巴涅拉》示范课。她借助“三个助手”音乐学科软件中的情境创设工具,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并理解《哈巴涅拉》的风格特点,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力。教学过程中,沈老师还指导学生自主运用音乐卡片测评工具辅助欣赏,在游戏和实践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哈巴涅拉》旋律、节奏及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理解,并运用“与哈巴涅拉一起玩”旋律演奏工具“弹奏”作品主题旋律,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研讨交流环节,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司介绍了音乐学科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开发的初衷、推广计划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沈菡老师交流了本次示范课的教案设计思路,课程前半部分侧重感知,后半部分解决表现问题。在工具的使用上,前期设计时发现卡片测评工具难度高,后调整为三段式逐步提高难度,经观察,调整后学生完成度明显提高。同时,她也提出工具内的资源是很重要的部分。

上海市卢湾中学校长张怡认为每个孩子的起点不一样,水平不同,要用技术提供给每个孩子真实的体验,学会感受和欣赏音乐,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学习和感受音乐,教师要将工具和教学相结合,期待更多的工具出现。卢湾中学正高级教师杨海蓉、吴媚老师也表达了对本次示范课的感受,她们认为新的音乐工具辅助授课,让零基础的学生也可以充分体验音乐。


专家点评环节,余丹红教授认为当前音乐欣赏教育强调多维度体验,信息技术的融入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要尽力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次的实验音乐工具设计明确,未来或可探索自动生成全曲功能。她希望,教学工具未来需转向更关注教学本身,深入挖掘工具潜力,确保教学活动聚焦于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成效,实现工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师颜悦博士指出,利用信息化工具演奏有利于全员参与。她建议,在演奏时加入移动光标以此提示学生,也能起到培养节奏感的作用。


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顾跃平提出,实验音乐工具的设计符合从简到难的教学规律,现代学生的信息化适应能力较强,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要常态化。


领导讲话环节,黄浦区教育学院书记、副院长魏薇在发言中指出,随着信息化工具的引入,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精确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教学评估。实验音乐工具的开发采用了专家、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确保了产品的实用性和落地性,期望能够继续沿用这种高效的开发模式。


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金羿充分肯定了“三个助手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实验音乐工具的开发过程严谨,确保工具更加适切。她建议,进一步优化工具,增强其个性化功能,以更好地适应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使用细节上也应加以完善。她指出,提升工具的开放性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实现更大规模的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贾炜指出,教育信息化工具需要以教育为导向,人机协同,实现教学教法的改变。教育信息化工具要实现常态化,就要做到让教师和学生“能用、够用和想用”。要实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工具要赋能教师,工具的开发要符合教师的工作习惯。在资源方面要构建共享机制,纵向贯穿市、区、校、教师四级,横向覆盖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类型的资源。新模态的教学,需要硬件设备和具有学科特点的信息化工具共同的支持。同时,要注重收集过程性数据,对学生学习情况实时反馈,通过数据驱动教学决策。


本次活动通过课堂中将数字技术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既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与会领导、专家们的研讨与指导,不仅明确了音乐教学中融合现代科技的重要性,还对数字工具赋能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促进音乐教育现代化、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沈 菡

摄影:高凌贤

审核:魏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