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黄浦区教育学院举办了主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教苑论坛,来自各部门的七位教师围绕自身的工作和思考分享了心得体会。本次论坛由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魏薇主持。
小学语文教研员魏玉梅老师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出处,为本场教苑论坛拉开了序幕。她以《修身守初心 笃行促发展》为题,谈到宏大的“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每一位普通教育者身上,可以归纳为三个词语:坚定、坚守和坚持。即:坚定最初的梦想、坚守三尺讲台、坚持专业研究。回望来时路,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教语文和研究怎么教好语文。
高中体育教研员夏昕老师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助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认为体育教研员应引导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融小我于大我,育体育魂;躬耕教学实践,以体育人;立体化施教,全面育人,让每一节体育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剂”,真正实现体育育人的目标。
德研室钱锦老师介绍了区域深入推进“积极成长•幸福区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学习文献、厘清思路,现状调查、找准问题,行动研究、践行课程,总结提炼、归纳经验,推广跟进、不断完善,跟踪指导、强化实践,引导骨干心理辅导教师拓展教学视野,并带动区域心理辅导教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科研室陈一馨老师解析了“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之本,“勤学”是“笃行”的前提,“求是”是“创新”的基础。介绍了科研室通过区域创新教育重大课题的躬耕研究与实践,引领、支持、协同一线学校与教师在真实的研究中学习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为教育强师能,为时代育新人。
师训部王瑞安老师认为育人方式的变革给教师培训带来了诸如因材施教、课程设计、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等方面的挑战。通过自身对师训工作的思考,结合参与市级师德素养行走课程的收获,提出未来可从结合需求开设师德课程、构建分层课程体系、共建共享课程资源等方面优化教师培训课程。
干训部郑渝萍老师分享了学校干部深度体验式研修策略从三部分展开:我们为什么要做;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怎么做及未来展望。在问题性、体验性、过程性和评价性四大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实施案例研修、跟岗研修和拓展研修,学员带着真实问题主动参与全程,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
监测与信息资源中心叶青老师以自己平凡的工作为视角,交流了在黄浦区教育学院开展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的感悟。通过纸质阅卷到网络阅卷创新突破的案例,讲述了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邢至晖、梅洁两位副院长对七位老师的发言做了精彩点评:教育家精神如何渗透到教师的专业意识和教学实践中?教研员如何立足于研究者和指导者的岗位要求,以不同的路径、策略和实践智慧体现教育家精神?这两个问题在教苑论坛中得到了响亮的回应,各位老师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呈现了多元视角的教师躬耕之径。
魏薇书记在总结中提出寄语:“不忘初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全力服务于区域教育的发展大局。”她勉励教研员们在育人方式的变革中不断探索,展现黄浦教育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智慧。
此次教苑论坛再次呈现了区教育学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当前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进程中,教研员们将一如既往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服务黄浦精品教育,书写黄浦教育的辉煌篇章。
撰稿:杨燕青
摄影:郑晶晶
审核:魏薇 俞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