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数智驱动·课改创新∣2025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沪穗蓉协同推进会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来源: 教研室

为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促进经验交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沪穗蓉协同推进会于202542425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召开,上海市黄浦区、广州市越秀区、成都高新区三地以“数智驱动·课改创新”为主题共探数智赋能下的课改新路径,共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蓝图,全方位展现了跨区域协同教研的合作优势与创新潜质,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与实践范式。



活动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指导,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和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广州市第三中学等9所越秀区中小学校共同承办。同时,主会场交流研讨及高中“逐梦”工程、初中“强腰”工程和小学“固基”工程三个分会场共14门学科的28节课例展示均采用线上、线下形式进行,通过教研网向全国同步直播推送,线上线下逾二十万人次共同参会。目前,平台已生成专题优质资源库,支持长期点播回看,持续辐射展示交流成果。



由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金羿带队,黄浦区教育学院组织全区中小学部分学科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优秀教师代表近30人参会,全程参与主题发言、专家讲座、实践观摩、经验分享、课堂展示和点评交流等系列活动。



黄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魏薇在开幕式上以“黄浦区推进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为题,分享了区域实验成果及经验。在义务教育教学革新的进程中,黄浦教育向“新”求质,向“实”发力,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紧密围绕区域课程规划管理、教学改革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等实验区七大核心建设任务,遵循“问题导向、目标建构;由点到面、层层推进;资源跟进、教研支撑;评价伴随、交流推广”的工作思路,以政策赋能与实践落地的双引擎驱动,构建区域课程蓝图;以区校协同攻坚破局教学改革新形态,实现教学跃升;以科学为引擎,点燃创新思维,激发科创动能;以数智教学、技术赋能,重塑育人新样态;以阅读平台与校园生态的双轮驱动,形成智慧化、个性化的书香新生态;以机构护航,摹画发展蓝图,绘就黄浦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育人的实践画卷。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及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一致好评,为数智驱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感、可触、可见的“黄浦样板”。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汤霞副校长以“数智育人,让素养拾级而上”为题作学校经验交流发言,并从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深耕数智育人的整体规划、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学校以“专项优先”加快数智育人的推进速度,通过重点项目引领教育变革;以“实践提质”落实数智育人的应用深度,将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以“数智分析”实现教育评价的精准诊断,依托大数据提质增效;以“平台融通”打造有温度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展现了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深厚底蕴与显著成效。









在各个学科实践观摩的分会场,来自大同中学的顾博凯、格致中学的姜惠敏、向明中学的刘琦、格致初级中学李强、上音附属黄浦比乐中学的叶一舟、上海市实验小学的卢咏祥和巨鹿路第一小学的顾文文共七位不同学段的优秀教师代表异地授课、精彩亮相,生动呈现了数字化转型的课堂新样态;七位负责指导的区学科教研员以精准专业的点评和全面深入的剖析,为与会的教师们提供了数智赋能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思考与新方向。

三地教育人聚焦五育融合育人目标,分享交流数智技术深度赋能教育教学全要素、全流程的有效路径和实施策略。以数智为翼,点燃学生智慧;以课改为基,共育时代新人;以技术为擎,共拓教学新样态;以协同为脉,共筑改革新标杆。

现场还展示了三地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大型展板,图文并茂、案例生动、内涵丰富,吸引了与会专家、老师们驻足浏览,拍照记录。



作为首批“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三地均肩负着区域创新课程改革实践、辐射改革经验的重要使命。活动期间,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黄浦区、广州市越秀区、成都高新区三方在教育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三方就定期举办协同教研活动、开展教研员互访、学校改革经验交流、骨干教师培训、建立常态化教研协作机制等方面达成协作共识,并现场签署“沪穗蓉三地教研机构协同教研合作备忘录”,不断深化“上海经验”“越秀范式”与“成都智慧”的互学互鉴,为全国提供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样本。



三地携手、三江共潮。后续,三地教育人将以黄浦江的改革锐气,珠江的开放胸襟,锦江的科创灵蕴为动力,共享发展优势,互鉴实践成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凝练出更多异彩纷呈的课改成果和典型经验,为教育强国建设书写沪穗蓉协同改革的时代答卷。


 

撰稿:柯晓莉

摄影: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审核:魏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