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管理 - 学院新闻 - 正文
小学英语与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暨上师大附属黄浦梅溪小学课程与教学调研英语及美术“回头看”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源: 教研室

514日下午,“‘英’绘世界 ‘美’育新人”英语与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黄浦梅溪小学课程与教学调研英语及美术“回头看”活动在梅溪小学顺利举行。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金羿,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员陈群波,嘉定区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小学英语教研员颜黎华,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区教育学院相关教研员,梅溪小学校领导,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心组成员、第五期上海市“双名工程”“种子计划”(黄浦)小学英语团队成员、各校五年级英语教师代表、区卢二协作块、小学美术共同体(东南块组)美术教师参与了现场活动。活动由梅溪小学党支部副书记虞静主持。



活动伊始,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傅璟就上一学期对梅溪小学开展课程与教学调研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梅溪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叶清进行“以学科融合促发展 以系统思维育素养”的主题汇报,就学校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交流。他提到学校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支点,构建基于“和厚”文化的课程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英语学科负责人吴玉婷和美术教研组长刘燚进行题为“聚焦主题意义 落实学科育人”的分享,阐述两个教研组如何基于上学期教研员在调研过程中提出的建议,尝试将英语与美术融合,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随后,英语教师俞榕和美术教师申彤以“Changes in our neighborhood”为主题,进行了教学展示。俞老师利用学校校史平台上介绍老西门社区的文本资源,借助“三个助手”平台的相关功能,与学生一起感受社区的变化。在美术学习环节,申老师带领学生利用AI生图功能,优化老西门社区速写。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艺术审美,学科融合助力学生进一步探究主题意义,体会城市发展为人民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课后,学校英语教师周璇和美术教师姜家欢作为课堂观察员,就观课感受进行了交流。


专家点评环节,颜黎华表示本次活动的学习目标设定十分恰当,同时聚焦主题意义的探究。教师依据课标,将两个学科的学习内容有机融合,课堂环节紧扣主题、设计精妙,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了课堂活力,真正实现了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陈群波提到,本次的活动主题指向真实问题的解决,关注到学生真实的生活实践,在数智赋能的加持下,消除了跨学科能力的断层,实现语言学习和艺术实践的统一。同时,希望在今后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可以进一步兼顾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领导讲话环节,金羿充分肯定了学校前期的探索与实践。她指出,本次活动以社区真实变化为情景,依托AI技术融合艺术创作与语言表达,激趣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实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美术学科人文性的完美结合。她希望,未来学校能进一步深化跨学科学习创新模式,推动从“学科+”向“素养+”的系统性升级,在夯实学科素养本位的基础上融合更多资源,构建多元参与的开放型课程生态。


本次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开启了学校学科融合育人的新篇章,也为区域小学英语与美术教师带来新的启发。相信未来,黄浦区各小学将继续在教育局及教育学院教研室的指导下,紧扣“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理念,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区域整体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撰稿:张柳依

摄影:上师大附属黄浦梅溪小学

审稿:魏薇 傅璟